黃隼〈漁村〉

現代詩,原載1958年4月4日香港《中國學生周報.穗華》。


綠色的海浪捲上沙灘,
以粗嚎的聲音向漁村招呼。

 

櫓槳歡悅地發出歌唱,
漁舟的船頭濺起了浪花。

 

堤岸上,孩子們在嬉戲,
一個貝売、一塊怪石便是他們的寶物。

 

貧瘠的田野有菜葉青青,
強壯的村婦正在除草、灌溉。

 

低矮的石屋前,
老嫗睜大着眼睛在補釘破衣。

 

美麗的少女不嫌骯髒,
餵好了豬玀又去趕鴨子。

 


這村莊既小又古老,
蜷伏在大地的邊緣,孤立於文明的領域外。

 

沒有出賣尼龍絲襪的商店,
也沒有充滿竊竊私語的茶樓;

 

路上不見腰插手槍的粗漢在遊蕩,
牆角並無塗口紅的女人底苦笑。

 

每一幢房子都開着門歡迎你進去,
每一個人都準備伸手幫助需要的人。

 

生活是樸實的,
友情却長久豐富。

 

漁人們把生命拋錨在這裏,
一代又一代,永不遷離。

 


山谷熱切地迴响「螺號」的歡呼,
回航的漁船驕傲地駛進港口。

 

堤岸上笑聲比浪濤還响,
雖然滿船的漁穫不值得多少錢。

 

豆粒大的油燈下,
合家人團聚在一起。

 

一碗白飯、一杯淡茶,
已滿足了每一個人的心。

 

次日,濱海的「天后廟」,
香火、燭光照得滿殿輝煌。

 

生活在漁村的人容易拭去眼淚,
也容易得到歡笑。

猜你也喜歡:

黃凝霖〈渡海船〉

現代詩,原載1953年5月28日香港《星島日報.文藝》。

我願意做一艘渡海船
不停地左右兩岸奔航。
把一批一批向左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把一批一批向右岸去的人,
送達他們的目的地。

閱讀更多 »

王証恒〈濕重的一天〉(節選)

小說,收入《南歸貨車》(香港:後話文字工作室),2021。

每次見面,他都會跟她分享一些有關海的故事,例如從前有一個漁夫,無意捕捉到一尾大魚,將牠放生。後來那漁夫遇上了風暴,船沉沒了,幸好魚領他回岸邊。她很喜歡有關海的故事,每當她聆聽這些,仿佛能夠忘掉局促的城市,面朝大海。

閱讀更多 »

陳滅〈越過維多利亞港〉

現代詩,1996年作,收入《單聲道》(香港:東岸出版),2002年。

從踏進船倉的一刻開始
歲月從來就只是一個五分鐘的旅程
但時間如何消逝而去?
現在還不是水手的時候
馬達在隱藏處發聲

閱讀更多 »

張婉雯〈離島戀曲〉(節選)

小說,收入《微塵記》(香港:匯智出版),2017年。

船泊岸的時候,風就會夾着海水的鹹味、海面的垃圾味、渡輪的汽油味,在岸邊翻起來,於是島上的人就知道有一批人要來,又有一批人要走了。英杰把單車停下來,看了看:外來的多是遊客,來這裏玩半天,當晚就走;碼頭兩旁小攤子的人已在招手了。英杰把腳一蹬,單車便又箭也似地,穿過這熱鬧的人群,向

閱讀更多 »

梁儼然〈海港〉

現代詩,原載1940年11月17日香港《國民日報.木刻與詩》。
陽光淹沒在海之西
暮煙罩着沉重的憔悴
海岸的燈蛇
築成了東方綺麗的堡壘

閱讀更多 »

侶倫《窮巷》(節選)

小說,1948年起在《華商報.熱風》連載,後由香港文苑書店出版,1952年。
為着要抄捷徑,高懷出了碼頭就獨自沿住海邊向前走。迎着潮濕的寒氣,他把衣領翻起來,帽子拉得低低的。
這是用石堤鑲了邊的一塊荒地,到處叢生着野草。地面凌亂地堆着許多石塊和磚頭;還有三兩輛破舊的運輸貨車,或縱或橫的丟在那裏。這些都是他平日所熟悉的;即使在霧裏,他也能夠走得很輕快。現在,卻由於進行的事情沒有結果,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