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洛〈守城人〉(節選)

小說,收入《幻城》(香港:立夏文創),2018年。

  井底竟是一個開寬的空間,他忍受著身體的痛楚和不適,起來靠着微弱的光線打量這奇異的地方。頭頂是水泥鋼筋,跟每個層區的天幕沒有兩樣,為這地方投下遼闊無邊的黑影,腳下是黑硬的地面,凹凸不平,但不像柏油路,有點濕滑。他抬起頭看,發現井口在七八米高的地方,井裏光線不足,看不到神秘人的情況。他嗅見一陣濃烈的腥臭味,但最奇怪的是聽見海浪的聲音,他循着聲音走在黑色的大陸上,不見一個人,不見任何動植物、路牌、交通燈,只有基柱在黑色的地面上伸出來,支撐著頭頂的水泥構造物。他知道整座幻城都在自己的頭頂,古井是一條通道,連接著二十層區、第十層區和這裏——幻城的最底層,也就是神秘人所說的幻城的心臟。海浪聲愈來愈清晰了,遠處出現了一道光,在藍色和白色之間變幻著,他被這個情景吸引,加快腳步。他走下一個小山坡,一陣風把腥臭的氣味暫時驅走,然後他看見大海,白浪和天空。這實在是太難以置信了,他的雙腳不由自主,愈走愈快,即使差點要滑倒,但還是不肯慢下來,終於他走到黑色土地的盡頭,大海和天空在他眼前完全地展開。

  「你認得這個地方嗎?」神秘人也跟着來到海邊,在他背後問。「是海,還有天空,如果天雅和阿木知道有這個地方,一定會很高興。」他說。「幻城政府不會讓市民知道的,那古井,其實是幻城最早期的通道,連接着這裏、第十和二十層區,可是後來被政府封住了,要不是基柱改建工程把它挖掘出來,相信永遠沒有人會知道這個地方。」「他們錯了,出路不在天上,而是在地下。他們不須飛上天空,只要往下尋,便可以找到。我要去告訴天雅和阿木。」「他們要是知道了,一定會更難過的。」「為什麼?」「你知道我們站在什麼地方嗎?」神秘人說。他再次俯望腳下黑色的土地,不明白神秘人的意思。「幻城建立在什麼東西之上,你是知道的。」「幻城是由一條巨大無比的鯨魚承托着的。我在另一個小說裏這樣寫過,不過……」「我們正站在鯨魚的背脊上。」「怎可能呢?」雖然是自己的構想,可是他還是感到難以置信,他蹲下來,撫摸著黑色的地面,它結實、粗糙、微涼,雖然受到海水的撼動和陽光的照射,可是卻絲毫沒有生命的氣息。這真是鯨魚的背脊嗎?他問自己。他又看看四周的基柱,插入鯨魚的體內,那陣強烈的腥臭味,其實是血的氣味。他忽然記起了一件事:「幻城人本是無根的族群,後來他們在鯨魚的背上住下來,可是怎會演變成這個局面?牠還活着嗎?」神秘人點一點頭:「為免幻城沉沒,幻城人利用多個大型浮泡確保鯨魚浮在海面,再用基柱穿入牠的身體,支撐城市,讓它屹立不倒。鯨魚不能游進深海,也不能移動,牠變成了幻城巨大、而且血淋淋的地基。」「幻城已經發展到二百多個層區,牠怎能承受這麽巨大的壓力?」「所以鯨魚非常痛苦。牠希望離開,可是牠明白,一旦離開幻城也會隨之滅亡。」「這不是我寫過的事,牠不應該有這種下場的。我也沒有寫過你,你是誰?為什麼會知道這麽多?」他問,「因為我才是小說的作者。」神秘人說。

  神秘人脫下雨衣和口罩,讓林守明可以看見他原來的樣子。這張臉十分熟悉,可是林守明看到後更是驚呆了,雖然他曾設想過許多可能性,但也從來沒想過,神秘人的身份竟然是這樣。「你記得自己遇到什麼事嗎?」脫下口罩後,神秘人的聲線轉變了,變成林守明熟悉的聲音。見他還未從驚愕中恢復過來,便繼續說:「你在天台把小說的稿紙丟失了。我花了許多天去收集,但只找回三分之一,你曾經讀過這個小說給我聽,記得嗎?於是我便憑着記憶,加上自己的想法,把小說繼續寫下去。對不起,我不懂寫小說,寫得一塌糊塗。」「這不是真的。」他說。神秘人走近他,讓他可以觸摸和摟抱自己。「為什麼要隱藏身份?」他湊近神秘人的頸項,嗅著熟悉的氣味說。「因為之前你還未下決心要回去。」「我還是不明白,你續寫我的小說嗎?」「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我想這或者是救回你的最後一個方法。」「我到底遇到什麽事?」「你現在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回去的路。」
  
  神秘人拉着他的手,帶他走到鯨魚的頭部,這是幻城還沒延伸到的地方,沒有建築物投下的陰影,他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天空,還能感受到毫無遮擋的陽光。「沒有其他方法嗎?」他一個人往前走,停在海邊,看着玻璃綠色的海水,回頭又說:「你不跟我一起回去?」「我會在那邊等你。」「但是……」「我保證,你第一個見到的會是我。」「我還是不明白……不過既然作者是你,我便沒有什麼好怕的。」他說了這話,便照着神秘人的吩咐跳進海裏。海水很冷,他掙扎起來,想要抓着什麼,神秘人在鯨魚的背上,愈來愈遠。他吞了幾口海水,感到喉間一陣鹹苦,很快會失去掙扎的力氣,他動不了,緩緩的沉進海中。陽光在水裏一如明亮的柱子,充足的光線讓他可以看清鯨魚的身體,他還看見鯨魚的眼睛,那雙眼睛比他還要大,黑色眼珠藏在凸起的、充滿皺折的眼臉裏,本是半瞇著的,卻因看見他,現在完全地張開。林守明望進鯨魚的眼睛,看不出痛苦和怨恨;這眼睛就像一面黑色的圓鏡,在鏡像中,他看見正在下沉的自己,覺得自己就在鯨魚的裏面。這時候,鯨魚張開嘴巴,他感到一股強大的吸力把他扯下去,整個人急速下沉,沒入無盡的黑寂之中。

猜你也喜歡:

白先勇〈香港──一九六〇〉(節選)

小說,原載1964年《現代文學》第21期,後收入《寂寞的十七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警察大聲的吆喝着。小販們哭着喊着滾下了樓梯。巡邏車的警笛掃走了一切噪音,像無數根鞭子,在空中笞撻。載走一車一車沒有居留證的難民。像野狗一般塞進火車箱內,從新界運回中國大陸。讓瘟疫及饑荒把這些過剩的黃色人體凌遲消滅。為了本港的治安,香港總督說,我們必須嚴厲執行驅逐越境的難民。然

閱讀更多 »

葛亮〈殺魚〉(節選)

小說,原名〈雲澳〉載2013年1月《香港文學》337期,後收入《浣熊》(台北:印刻文學),2013年。

阿金血頭血臉地跑過來,我就想,準是東澳的漁檔,又出了事。

這一天響晴。其實天氣是有些燥。海風吹過來,都是乾結的鹽的味道。我站在遊渡的一塊岩石上,看著阿金跑過來。嘴裡不知道喊著什麼。
風太大,聽不見。

閱讀更多 »

董啟章〈綠海龜〉

小說,收入《博物誌》(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我們本來是去偷海龜蛋的。一行五人,阿綠、魚仔、細眼、笨蛋和我。笨蛋看見那圓圓像燈泡的月亮就傻了眼,我們好不容易才拉他在草叢後面伏下來。聽說這種綠海龜長年生活在遙遠的太平洋,但每年這個時候也會回到這個小島下蛋。
夜很靜,只有海浪的起伏聲。在月光下,可以隱約看見四處都躲藏著大大小

閱讀更多 »

董啟章〈城中之城〉(節選)

小說,收入《V城繁勝錄》(香港:樂文書店),1998年。

城中之城,城前之城,V城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雙重意象,上溯V城的雙重源頭,下衍V城的雙重視覺。

視覺之一:城前之城。我,維真尼亞,V城風物誌修復工作合寫者之一,潜入海面以下V城的底部,發掘城前之城的遺跡。作為一個自

閱讀更多 »

謝曉虹〈人魚〉(節選)

小說,收入2007年《今天》77期(香港十年專號)。

沒有人知道是為了甚麼,但那些體型巨大的魚忽然便從四方八面游進了城市的海域。從海岸向遠處望去,海裏延綿起伏着的並不是波浪,而是魚群銀灰色的背部。整個城市的空氣裏都瀰漫着魚腥的氣味,這種氣味滲入人們衣衫的纖維裏,在洗熨過後仍久久不散。港內的渡

閱讀更多 »

西西《我城》(節選)

小說,1975年1月至6月於《快報》連載,1979年香港素葉出版社出版。

(阿果,如果能夠和你在電話上嘩叫一陣,豈不快哉。)
阿游到了候斯頓已經五天了。阿游喜歡航海。阿游喜歡船。我要到世界各個角落去走走,阿游說。當阿游和阿果一起上課的時候,無論上甚麼課,阿游總是把一本地理課本放在桌子上。課本裏有些明信片式的風景畫。金字塔,駱駝;剛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