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和〈流浪人語〉

現代詩,原載1982年6月《大拇指》157期。

你還是忘掉那遠去的帆影吧
擲石子於海中
同樣是那響囘聲
岩石都在風中蒼老了
你也不必再凝視
海的盡頭是落日

 

淺藍的一彎弧形海岸
潮水帶來滿灘貝殼
還有碧綠的海藻
我多渴望撿拾幾顆彩麗的珍珠貝
串於藻間作你的頭飾
或者,海鷗為我啣一個扇貝
飛過一程鬱藍又一程
掉在你掌中
你就輕撫貝上的花紋
誦一首我的詩吧

 

而我是個熱愛流浪的人
今夜枕一牀珊瑚的彩夢
明朝在風雨間逆行
星光下寫我的詩
望著明月念我的故人
我浪漫在風中
早把一頭愛海的長髮交給海
想像兩舷的濤聲是歌聲
一船燈光映著輝明

 

當你依依的眼眸留不住我的行囊
帆翼隨灘上的歐翼張起
揚風鼓浪送我征航遠遠
如今我欣然流浪的四季
春天,和風誘黑夜的蚌貝輕啟
黎明的珍珠
迸出漫天彩虹
夏天就獨坐船欄垂釣
看飛魚躍起黃昏
一群群,擦動我的魚線
仲秋且細數欲墜的繁星
想像星星原是貝殼珊瑚
自一次巨浪中湧掛天上
冬天就守在小小的火爐旁
搖椅上呷香濃的咖啡
看你愛看的詩集
只是,獨旅的滋味
燈光下我常空對影子
海風敲星月碎我牀前
握緊你的三行詩——
你說你常倚暖海邊濕冷的岩石
眼眸流淌潮水
髮鬢滑過濤聲
而我在潮水與濤聲間流浪窗外
嘴嚼你的橄欖般的詩句
探首舷窗外
海中正盪漾一彎新月的倒影
我還是想把它撈起來
合囘天上的另一彎

 

此際,重重往夢恍如錦螺彩貝
都一一擱淺在囘憶的灘上了
我划著感情的船
撥著四年的槳
航向另一彎淺藍的弧形海岸
你再那裏飄著長髮
群裾揚起西風
彎腰撿拾落日
燃得紅彤彤的菸斗貝呢還是
凝望遠方的金帆?
棕櫚和椰樹還是交纏臂膊吧
迎風款擺熱帶群島的風情
大葉青青的樹蔭下
沙上的雙雙履印
已飄進風中!

 

如今,我還是那樣愛海
那樣唉沿灘撿拾各式的貝殼
拾一方形的彩匣滿滿
握小小的香螺於手中
一條花紋是一種流浪
斜斜,貼於耳畔,輕輕
便有迴旋的螺聲
訴說艱險的旅程
此刻,無邊的蒼穹下
無際的汪洋中
濤聲正訇然
浪聲鞭打一船孤燈
搖撼我入睡
夢中總見一條美人魚
眼眸流淌過潮水
髮鬢滑過濤聲
細撫我掌上
鉸錨扯纔磨蝕的傷痕淺淺
且把一片金鱗
貼在我心上……

猜你也喜歡:

伍蘩《香港啊香港》(節選)

小說,1975年由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出版。

那年頭,經九龍城繞啓徳機塲再往東走的巴士,最遠到牛池灣為止,再往前便沒有馬路,只有崎嶇小徑可走。遠望現在偌大的觀塘工廠區,當時還是一片爛地,那是香港開埠以來毎天由躉船傾下垃圾坭頭塡成的。起初的形狀像一個不規則的半島,後來的觀塘道當時還有很多地方在水裏。三個人從牛池灣下車,走了

閱讀更多 »

韓麗珠〈島中的島,或曼陀羅〉(節選)

散文,收入《回家》(香港:香港文學館),2018。

自然在創造一種空隙。許多個黃昏,我看見那片低矮的樓房無法遮蔽的天空,佈滿了數不盡的閃閃發亮的星,孤獨讓人褪去了一點假裝的外層,我始終認為減少痛苦的方法,就是忠於誠實,然而誠實包含著很深的孤寂,足以把人沒頂。
只有願意忍受長途車程的人,才能到達這個島來看我。

閱讀更多 »

王志成〈香港〉(節選)

散文,收入《南洋風土見聞記》,1931年。
小朋友;
你們等得心焦了嗎?我們底船行動得這樣緩慢:早上五時起,蛇行到七時纔進港。泊於九龍和香港之間的港面上。踏上甲板一望,羣山圍拱,碧水盈盈。重重疊疊的洋樓,紅紅綠綠的窗洞,宛如鴿棚。崗戀起伏,桅樯林立。自然風景可比西湖,人工建築,勝於上海,形勢險竣,氣候宜人,誠南海之良港。我不料香

閱讀更多 »

董啟章〈那看海的日子〉

小說,收入《衣魚簡史》(新版)(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

之前的晚上開始看普魯斯特,看到主角談食小甜餅那一節,就抵不住睡著了。醒來已經是星期天大清早。我拉開露臺玻璃門,覺得一生人也沒有如此這般的豪邁過。眼前的是,唉,我當時搜索枯腸也想不出理想的形容詞,好像在這樣的景色前,一切言語都無可避免地變得惡俗不堪了,甚至連這樣的說法也立刻變得惡

閱讀更多 »

廖偉棠〈中環天星碼頭歌謠〉

現代詩,原載2006年12月17日《明報》。

「黑夜裡的謊言他們白天說,他們早上說
中午說在大氣電波蛙說在金色帷幕背後咬耳朵說
他們說他們說。潔白的骨骼他們黑夜蛙拆,
他們黃昏拆他們早上拆他們侮辱著晨光拆他們
在黑犬的保護下拆在海風的沉默下拆他們拆他們拆。」

閱讀更多 »
沒有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