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虹〈人魚〉(節選)
小說,收入2007年《今天》77期(香港十年專號)。
沒有人知道是為了甚麼,但那些體型巨大的魚忽然便從四方八面游進了城市的海域。從海岸向遠處望去,海裏延綿起伏着的並不是波浪,而是魚群銀灰色的背部。整個城市的空氣裏都瀰漫着魚腥的氣味,這種氣味滲入人們衣衫的纖維裏,在洗熨過後仍久久不散。港內的渡
這裏從前是海
從船塢出來的工人
越過暗街大批擁出
現在是公園、商場
修路工人在烈日下開動電鑽
聲音走出,變成每朝閲讀的文字
我的老師說過
從前的日子
總懷著希望像一顆微茫的星
春去秋來
充滿了新的建築、新的語言
我從外地歸來
重新翻開一本舊書
現在來到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許多人在街頭奔走
熙攘一片
走出車站越過馬路經過店舖
看看這節日將會帶來甚麼
「第一次籤落了兩枝。
阿傻把籤拾起來,
放進筒内,又搖一次,
這次,他搖出了一枝籤。
——你求了些甚麼呀 大家問
——天佑我城 他說」(註一)
頭上一片暗藍色的雲
擋去微茫的星
我在街上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珠江口岸的香港
那人是誰?
是你 在電車上
多年來沒有踫面的童年好友
就在我身邊經過
你路過嗎?你回家嗎?
你向我揮手
旋又沒入十色霓虹
那些臨時出現的節日燈飾裏
我曾見你歷史性地出現
問電車暫借一位老朋友
靜心聆聽等候誠意的對話
書寫文字包容遠大的理念
期待沉默的终於重新歌唱
「喬,你笑甚麼呢?這又是一個惡作劇?
看你笑成那個樣子……
看你,笑得嗆咳起來了 。
你是不是累了,要睡了?
我又看見你翻過來癱瘓地躺在那裏。
喬,慢慢好起來罷。」(註二)
你要在甚麼站下車?
灣仔已落在後面
這裏是一九九五的盡頭
位於中國南方珠江口岸的香港
——一艘明信片上的落日歸帆
還是眾人生活一個基本的方法?
甚麽站了?我們就要別過
你仍要相信溝通是可能的事麽?
即使友誼像舊居、像星星
都拿去移山填海
風景急轉
因緣際會
依然熙攘我城
註一:西西,《我城》,台北:允晨文化,1989,頁160
註二:也斯,《剪紙》,香港:田園書屋,1988,頁284
小說,收入2007年《今天》77期(香港十年專號)。
沒有人知道是為了甚麼,但那些體型巨大的魚忽然便從四方八面游進了城市的海域。從海岸向遠處望去,海裏延綿起伏着的並不是波浪,而是魚群銀灰色的背部。整個城市的空氣裏都瀰漫着魚腥的氣味,這種氣味滲入人們衣衫的纖維裏,在洗熨過後仍久久不散。港內的渡
現代詩,原載1974年1月20日《中國學生周報》1116期。
寒意深入我們的骨骼
整天在多塵的路上
推開奔馳的窗
只見城市的萬木無聲
一個下午做許多徒勞的差使
小說,2009年由香港日閱堂出版。
突然,海面響起一陣奇怪的聲音。大粒痣最先醒來,弓著身子站在船尾,咕咕地叫。阿游將燈泡調校到最亮,聽見聲音由遠而近,好像有人向這邊傾倒什麼,又像滾滾沙塵。不是鯨魚,阿游說。我和阿木連忙叫醒大家,莉莉和米高急忙舉起相機。聲音已經很接近木頭號了,阿木緊張地握着士巴拿,呆媽摟著阿呆,波
小說,2018年由香港文化工房出版。
凡遇失意的事,盈都擔抬出各種合乎她個性的絕對解釋和說詞,容不得人家再質疑測度。好在香港這邊還是把她要回來了,她最初還不情願,臨走端來幫忙,見她好情緒漸漸回來,打點執拾都來了勁,重拾她對自己素來的期盼。幾年窗下兼助教,亂七八糟的東西還真不少,這不想丟,那又非得帶在身邊不可。
現代詩,原載2006年10月《成報.秋螢詩頁》,後收入《看海的日子》(香港:風雅出版社、CLICK PRESS LTD.),2008年。
坐在海邊
我們從來沒有
像今日這樣
靠近過
結婚三十多年了